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8日讯(通讯员 王美慧)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其中,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获评“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简称少年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司法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19年被评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2023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先进集体。
强化领导,成立专家审判团队
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院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庭室为成员的少年法庭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少年法庭全覆盖。由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的员额法官、助理组成少年审判团队,聘请精通教育学、少年心理学并善于做少年思想工作的法学教授、共青团专员、社区爱心妈妈等担任陪审员,确保审判团队的专业性。
聚焦“三端”,构建立体审判模式
构建立体审判模式,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社区”“双百法治宣传”“防性侵护花蕾”等专题活动,邀请学生观摩模拟庭审和旁听庭审活动40余场次,发放各种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资料5万余册,拍摄微电影《边缘》和《利剑护蕾》专题片。坚持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政策和双向保护原则,针对未成年人被告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等特点,采取“圆桌审判”,把法庭作为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教育平台,把庭审变成对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感化挽救的过程。针对审判案件中发现的宾馆、网吧、酒吧等涉未成年犯罪案件高发场所,及时移送相关线索,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对判处缓刑等非监禁刑的在校学生,落实帮教计划。
着重“三度”,充分发挥审判效能
从开展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暨“利剑护蕾”行动以来,少年庭审理涉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现“月清零”,结案周期缩短10天,二审平均结案周期仅22天,大大低于其他案件。严格证据“三性”审查,准确把握行为定性,依法区分犯罪地位,仔细审核把握刑事责任年龄、自首、立功、认罪认罚、赔偿谅解等法定酌定情节,确保不枉不纵,办成铁案。充分运用刑罚、禁止令、禁业令、家庭教育令、司法建议等手段,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原文链接: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1/2138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