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两级法院持续攻坚执行难,共收首执案件19379件(含旧存912件),执行结案18500件,结案率95.46%,执行到位31.3亿元,执行到位率52%,其中,执结涉民工工资案件890件,执行到位1882.38万元。市中院本级执行质效居全省第一,全市两级法院执行质效居全省第三,执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这是记者近日从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暨涉民工工资案款兑现大会上获悉的。
深耕主责主业,让执行质效更优
统筹推进不松懈。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征明力抓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分管领导协助抓,坚持抓问题导向,抓重点难点,抓质效提升。各基层法院院长靠前指挥,带头攻坚。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对口支援,对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实行动态调配,将娄星法院集中新收的300余件执行案件依法指令到新化、冷水江、涟源、双峰法院执行,缓解收案不平衡矛盾。
突出执行强制不松劲。全市两级法院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力度,始终保持对“老赖”的高压态势,2023年共对9916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将3286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司法拘留524人,移送涉嫌拒执犯罪26件,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17人。
坚持专项行动不动摇。市中级人民法院相继部署开展“寒冬亮剑暖民心”“湘执利剑2023”“保民生、护民企、稳金融”“执行局长在执行代表委员看执行”“用心用情湘薪湘护根治欠薪”等专项执行行动,集中力量攻坚涉企、涉民工工资、涉黑恶和职务犯罪等八类重点类型案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执行质效提升。执行成果被《人民法院报》《湖南日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涉民生执行经验在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推介。
聚焦规范执行,让执行形象更好
信息化支撑全流程赋能。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对财产查控处置、失信限高纳入、案款发放等关键环节集中把关,全面监控;对存在超节点时限、违规执行等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确保指挥监督有力。
精细化管理全环节增效。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各基层法院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五项核心指标实施黄牌警告和约谈基层法院一把手制度;在本级每周一召开例会,将执行指标管理分解到每一位干警,逐一分析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态化评查全方位提质。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评查促整改、促规范、促提升,2023年共组织开展3次集中评查活动,评查执行案件816件,评查出瑕疵案件56件,并逐案整改到位。在省高院组织的案件评查活动中,全市两级法院连续两年无不合格案件,受到省高院通报表扬。
强化内外联动,让执行协作更深
理顺内部流程。202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立审执破协调配合全流程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指导意见》,坚持“源头管控”“未病预警”,从立案、审理、财产保全、执行、破产全链条提出45条具体举措,建立诉前“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提升诉前、诉中保全比例;建立判后督促履行、执前调解、执破融合制度,促进纠纷实质化解,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强化外部联动。市中级人民法院严格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决议》,与市公安局、检察院、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仲裁委、税务局等部门建立完善7项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增强执行工作合力,力促执行工作开展。
加大执行宣传。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电视台、微信平台、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开展执行宣传,用心讲好执行故事,追踪执行工作热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23年共发表新闻稿件297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执行150余人次。
严抓队伍建设,让执行能力更强
配强执行力量。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充实到执行一线,不断提高执行队伍整体素质,发扬“闯”“创”“干”精神,全力攻坚执行难问题。
加强教育培训。全市两级法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举办执行业务培训和执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邀请省高院业务骨干、知名大学教授授课,虚心向郴州、邵阳、珠海、贵阳等兄弟法院学习执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执行干警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全省法院执行业务竞赛中,娄底法院代表队获全省第三名,1名执行干警获三等奖,2名执行干警获优胜奖。
强化理论研究。全市两级法院组织执行干警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执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取得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市中级人民法院非法集资案件刑事涉财执行“回炉补火”机制被推荐参加全国法院优秀执行创新机制评选,被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全国法院有关会议上予以重点推介;“三共三维”立体化执行经验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
原文链接:
https://ldrb.ldnews.cn/2024/02/26/63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