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专版报道娄底法院这项工作!看看有啥经验?
分享到:
作者:梁成文 吴雅琴  发布时间:2023-01-11 09:19:38 打印 字号: | |

娄底: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厚度和温度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动力源。一个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犹如阳光和雨露,可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新的重要部署。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作好“司法服务”大文章,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强力推进

制度先行“有力度”

娄底市两级法院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市法院全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

勇争一流,制度保障是关键。娄底中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升级版任务清单》等相关制度举措20余项,强力推进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案件等优相关制度举措的实施,为破产案件办理效率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如娄底市首例预重整案件星天伟业公司破产和解案,仅用时97天便成功审结。

星天伟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名下“星天伟业时代城”项目在完成基坑挖掘后,2014年因实际控制人涉非法集资犯罪,导致项目停工近八年,土地被多轮查封。项目停工后,娄底经开区成立了工作组进驻,虽然组织债权人通过诉讼等方式,为企业争取到了600余万元收益金,但因债权种类不同、土地查封等原因,企业仍陷入困境。

2021年12月10日,娄底中院决定对该案启动预重整程序,仅3天即完成了公司工商营业执照由“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转为正常经营状态。经过各方努力,这起案件以“预重整+重整转和解”的方式圆满解决, 也为娄底市府院联动机制化解民间融资风险、盘活沉淀资产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为全面巩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成果,娄底中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出台《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联合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重拳出击,震慑“老赖”。出台《涉企合同专项执行活动工作方案》,为涉企案件执行开辟维权绿色通道,依法保障和实现企业的合法权益。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执行案件5250件,执行结案4198件,执行到位标的额8.2亿元,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履职尽责

司法保障“有厚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为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引了方向。

娄底市两级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严把涉企案件入罪关口,依法严惩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犯罪,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依托多元解纷机制、诉源治理工作站等,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高效的解纷服务。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公司、金融等民商事案件22236件。

2022年7月20日,娄底中院法官对一起涉企纠纷案件进行回访,当事人表示:“真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审结了我们的案件,在我们企业发展急需资金的紧急关头,为我们送来一场及时雨,实在太感谢了!”

为优化涉企诉讼流程、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娄底中院联合市仲裁委员会出台《娄底市关于仲裁裁决执行联动办法》,有效促进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衔接和高效运转。

辖区基层法院的举措更是亮点纷呈。新化县人民法院组建高新区、文印产业、红茶黄精特色产业等巡回法庭,就近、从快解决涉企矛盾纠纷,让更多纠纷解决在诉前。双峰县人民法院邀请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特邀组织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涟源市人民法院召开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为市场主体之间产生的金融纠纷提供经济高效的解纷服务……

强化破产审判效能,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娄底两级法院破产审判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充分发挥了府院协调机制优势,解决企业注销、职工安置、税费清偿、信用修复等难题。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行破产财产网络拍卖、债权人会议网络召开等举措,有效降低破产程序费用,快速提升破产审判信息化水平。通过重整、清算,盘活利用土地、房产、设备等闲置资源约64.67亿元。

破产审判牵扯面广,问题复杂,但攻坚克难,终能收获良效。泰某公司是2006年注册成立的一家外资与境内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外资股东占股60%,境内股东涟某集团占股40%。近年来,由于公司经营陷入僵局,2016年8月,泰某公司全面停工停产,厂房荒废,评估价值4000余万元的设施设备也生锈腐蚀。2020年10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泰某公司解散。由于公司未在法院裁决解散之日起15日内自行组织清算,涟某集团于2020年12月7日申请对泰某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娄底中院受理申请后,于2021年4月依法指定清算组,2021年10月裁定确认清算组制定的清算方案。最终,涟某集团以8008万元整体受让泰某公司的全部资产,清算组严格按照方案100%清偿债权并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成功解决了泰某公司多年未能解决的清算难题。

对当下营商环境,湖南省新红叶牧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称好。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系双峰县招商引资项目。因大多数股东出资不实,公司不断融资借贷,导致不能及时偿还借贷、支付相关账款;又因经营不善,多次变更股东和股权;负债3000余万元,于2017年被迫停业,众债权人先后提起诉讼。

相关案件经双峰法院审理后进入执行阶段。执行法官发现公司已停业,资不抵债,如简单处置公司资产,会导致公司破产,债权清偿率不高,各方利益皆受损。“宣告一家企业破产,可提高执行案件结案率。但一破了之,只会造成案结事未了。我们经研判认为,新红叶是一家暂时出现经营困难但具备经营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企业,如果依托政府帮扶、司法保障、投资人引进等机制,就可以让其获得新生。”双峰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于是,该院与相关部门联动,组成工作专班,在依法保障各方权益的同时,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同债权人代表释法说理,促使债权人作出合理选择。最终,双方确定债转股重整方案。

2020年5月,该公司开始重组,由最大债权人接盘投资,相应债权转为企业股份,并吸收部分股权。恢复正常生产后,公司相关债务逐步偿还,各方利益获得保护。如今,公司已全面步入正轨并发展壮大,有望成为省级屠宰龙头企业。

■护航发展

暖心服务“有温度”

2022年5月20日,在湖南朗澜科技有限公司内,一场送法进企业的活动正在开展。娄底中院干警通过典型案例、司法建议、调研报告、白皮书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企业员工学习与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法规。活动虽短,但干货满满,受到企业员工一致好评。

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百名执行干警进百企”暖企行动,主动深入园区、企业,为企业“把脉问诊”,娄底中院还联合市交通频道开办《空中普法会客厅》栏目,全面解答优化营商环境中“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涉及的相关问题,为企业穿上了防范化解涉诉风险的“防护服”,引导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近日,在政府组织的“精美小区”和“文明院落小区”评选活动中,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旗下的小区榜上有名,赢得了业主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而之前,该公司资金链断裂,经营逐步陷入困境,所开发的小区一期项目于2016年烂尾停工,二期及其105亩土地无力开发,涉诉涉执案件16起,公司负债高达4.2亿元,近1000户业主无法交房办证。

娄底中院裁定受理凯某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后,根据公司关联企业财产、管理高度混同的实际情况,裁定将凯某公司的7家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破产管理人。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资产等进行全面清理,与相关利害方进行多轮谈判与协商,最终,裁定批准该公司的重整计划。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凯某公司开发的小区项目二期和另一个房地产项目均大获成功,共上交税费2亿余元,增加就业2000余人,并为小区项目一期业主全部办好了不动产证,二期业主实现了交房即交证。

企业有所需,法院有所应,娄底法院聚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为抓手,设立涉企服务专门窗口,对立案、案件查询、材料提交、送达等诉讼服务实行“一窗通办”;依托“移动微法院”、电子诉讼等平台,运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实时音视频交互等信息技术,推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调解、网上审判,实现涉企诉讼“一网通办”。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指派专人负责,通过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全流程加速涉企案件办理,切实为企业减负。

 

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访谈对象: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徐伟庆

法周刊:娄底法院是如何把优化营商环境理念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的?

徐伟庆:2022年初,娄底市委发出“创建营商环境优秀城市”动员令,开通“营商环境直通车”,建立“热线直接、信息直报、上门直访、沟通直面、诉求直办、服务直达、问责直处”七条直通渠道。紧跟市委部署,娄底法院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在办案质效、助企成效、治理实效等方面下功夫,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相继出台“1+3+N”实施方案,推出84项举措,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助推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法周刊: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效率,娄底法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徐伟庆:一是积极探索科学分案机制,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案件的公平与科学高效分配,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加强审限管理,出台《关于规范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的规定》,严格限制延期开庭的条件、审批手续和次数,民商事一审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100%。二是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主动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设立65个诉源治理工作站,25个调解工作室,与贸促会、市司法局、市人民银行、市侨联、市妇联等单位联合建立多元化诉讼与非诉讼程序对接机制。2022年2月,成立涉企案件调解工作室,积极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48.77%。三是加强全市诉讼服务中心建设,5个基层法院诉讼服务进行全面提档升级,设立涉企立案服务专门窗口、开通涉企绿色通道,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开庭、听证,利用电话、微信等便捷联系方式,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全市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7.7%。

法周刊:为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效能,娄底法院在助力市场主体退出与救治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徐伟庆: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已审结破产案件24件,同比增长200%,盘活、处置破产财产12.3亿元,化解企业债务28.3亿元,安置职工1942人,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重新配置资源,及时盘活沉淀资产,释放闲置产能,推动困境企业重获生机。其中,娄底中院2022年8月25日裁定终止的娄底东方山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系娄底市首例“刑民并举”、采用全网络形式召开债权人会议投票表决、采用股权代持方式解决涉打处非或破产信用修复的破产重整成功案例。将市中心城区的多个烂尾项目蝶变成商业项目,盘活房产面积17万余平方米,营业额超11亿元,创造税收近2亿元。

 

原文链接: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23-01/10/content_224397.htm?div=-1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陈晓明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