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媒体聚焦
《娄底广播电视报》:驻村这一年 娄底中院绘出桅子村美丽新画卷
分享到:
作者:梁成文 张丽艳  发布时间:2022-07-05 08:46:45 打印 字号: | |

初夏的六月,涟源市石马山街道桅子村绿荫环绕,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邻里和谐,微风中还带来阵阵果香,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画卷缓缓展开。

这一切都离不开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列帮扶举措。

桅子村位于涟源市石马山街道办事处北部,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共11个村民小组、479户、1608人,党员32人,全村共有已脱贫户 84户242人 ,防返贫监测户13户15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

2021年5月25日,娄底中院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始驻村帮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娄底中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乡村振兴局、市驻村办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全面开展了驻村帮扶各项工作,以“一个确保”“九个推动”为抓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全力打造无信访村

“有矛盾就开法法屋场会”成为了桅子村村民解决矛盾纠纷时达成的默契。

工作队进驻桅子村后,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普法宣传教育,打通基层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一年多来,娄底中院通过走进农户家中免费发放“法治礼包”、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常识、法院干警定期为村民上法治课、屋场会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讲法等方式为村民宣传法治理念,让法治成为群众生活流行方式。

今年四月初,在桅子村高压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因树木补偿不到位、土地未复原问题,村民张某等3户人家与施工队发生矛盾。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支两委讨论明确,国家的建设工作要按时完成,村民的合法权益要切实保证,一致决定召开法治屋场会,协调涟源市国家电网电力协调办、石马山街道办事处、村民代表共12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圆满达成协议,高压线架设任务顺利完成。这仅仅是众多法治屋场会的一个缩影,娄底中院驻村帮扶桅子村一年多年,开展了普法宣传10多次,召开法治屋场会30余场,全力打造无新信访村。

村支书张喜萍表示,“自从法院进驻到我们村后,大家对法律知识了解更加深刻,邻里之间也更和谐了!作为一名村干部,我们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努力打造群众信访村级‘终点站’”。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彭灿然是乡村振兴战线上的一名老战友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他接续奋斗,任娄底中院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一进村,他便带着队员们全面了解桅子村基本情况。桅子村距离涟源市区仅8公里,开车只需要十几分钟,整个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山塘,是很多垂钓爱好者的心仪场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彭灿然和队员、村支两委商量后,一致决定因地制宜,利用桅子村离城区近、山塘多的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建设钓鱼基地,增加居民收入。

对全村的水养殖产业进行走访摸底后,新的困难又出现在队员们面前。由于年久失修,村集体的三座水库蓄水功能退化,排水渠配备不齐全,需进行清淤整修,钓鱼基地建设经验不足,村里发展规模种养业基础薄弱。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多番考察后,工作队一方面组织召开屋场会,向村民宣讲钓鱼基地发展计划,采取农户承包、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驻村帮扶工作队包销售的模式,争取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并选定两名35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同时向娄底中院报告协调水库维修资金,2021年,娄底中院筹措6万元对桅子村的一座水库进行清淤。驻村帮扶工作队计划在今年6月份开展剩余两口水库的清淤工作,清淤完成后,计划投入10万鱼苗,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钓鱼基地建立后,工作队将不断拓展“农旅”产业链,用乡村美食和农事体验留住前来游玩的客人,打造更特色的休闲生态农业,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采访那天,看到已经清淤的水塘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尽管下着雨,却挡不住钓鱼者的热情。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美不美,首先要用环境说话。娄底中院驻村帮扶以来,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建设这一目标,积极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衔接,多举措推进桅子村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

在桅子村,村民们改掉了焚烧垃圾的习惯,村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简易的垃圾收集点,用于收集村民的日常垃圾。目前,村里共有1个集中垃圾处置点及11处垃圾收集点。同时,工作队在日常走访宣传时常态化提醒村民注意整洁,并在村民中开展每月卫生评比活动,对表现良好的村民发放卫生用品进行鼓励。

卫生厕所改造是桅子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入户调研及政策宣讲,全村共上报卫生厕所改造计划124户,2021年的50户厕所改造任务,于当年11月底完成,后续改厕项目按计划在后两年继续有效推进。

同时,娄底中院积极帮助桅子村进行乡村公路整修,已完成10处破损公路,160余立方米的道路修整,并新修建了一条6米、长1.2公里通往经济场的毛路,为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今的桅子村,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美丽乡村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娄底广播电视报
责任编辑:陈晓明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