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新化法院民二庭法官袁仕斌一行到一离婚纠纷案件被告小伍(化名)家送副本时,发现他家附近的田里有个女孩在田埂上翻来爬去,身上弄得脏兮兮的,年龄与原告小邓(化名)在起诉状中表述的相当。“是乐乐(化名)吗?你父亲在不在家?”书记员问道。
乐乐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边喊爷爷边跑向她爷爷做农活的山里。乐乐本由她母亲在贵州抚养,因去年外婆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于是去年年底送回新化抚养。因乐乐父亲在深圳打工,目前由年届七旬的爷爷独自抚养。送副本当天刚好是农忙时节,爷爷不方便在做农活时把她带在身边,于是她一个人溜去田间地头玩耍。待与爷爷一起回家接待来客时,家里的狗见有生人便一直狂吠,乐乐见状一把搂住狗,就像关系很好的朋友,狗也很听话停止吠叫。
回家坐定后,袁法官觉得五岁多的小孩一个人在家里与鸡鸭狗玩耍很奇怪,于是询问:“小孩怎么没上幼儿园呀?”乐乐爷爷回答道:“小孩有点特殊情况,各方面也没养成好习惯,无法上学。之前送去上幼儿园,但只有两三天就退回来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她,现在每天就是在家里跟鸡鸭狗玩。”书记员邓辰星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看到乐乐本该与同龄人在幼儿园一起成长,如今却因种种原因留在家里,接受不了应有的教育,于是自发拿出纸和笔,把乐乐抱在身旁,一笔一划地教她写字,当起了义务家教。乐乐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很爱笑的女孩,在院子里乐呵呵地跑来跑去,似乎跟她家人所说的孤独症并不相符。在袁法官一行告辞准备前往离她家最近的幼儿园了解情况时,乐乐一直跟着他们跑,因怕走失又把她送回去时,乐乐拉着邓辰星的手,感觉她想哭,邓辰星又哄了一下以后才走。乐乐的眼神中流露出渴望他人陪伴的想法。
袁法官一行来到幼儿园,向园长表明来意。经过洽谈,乐乐未上幼儿园的原因陷入了不愿收还是不愿送的罗生门。园长表示作为一家规范经营的幼儿园,他们不存在拒收小孩的可能,乐乐父母曾经送过,后来又不送了,他们也曾过问过,要求乐乐父母送过来。袁法官联系乐乐父母时又得到了相互矛盾的答案。乐乐母亲说她把小孩送到幼儿园,乐乐父亲把她接回来不送了。乐乐父亲说一直坚持想送,乐乐母亲认为小孩要治疗好再送。不管之前谁对谁错,目前最要紧的是让乐乐有书读。经袁法官做工作,幼儿园同意随时接收乐乐,乐乐父母也愿意送乐乐上学。第二天,乐乐爷爷乐呵呵地骑着三轮车送乐乐去了幼儿园。
乐乐能上幼儿园了,袁法官还是很关心乐乐的学习生活情况,经常向园长询问她在幼儿园的表现,请他多关心呵护这个情况特殊的小孩。在园长发给他的照片和视频中,乐乐开心地跟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上课时不会坐立不安,吃饭时自己安静地坐着用勺子吃,午睡时很听话自觉上床睡觉,与之前在家里一直动个不停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看到这些,袁法官放心了,同时又多次找乐乐的父母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树立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意识。希望自己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的举动,能给这个小女孩的生活带来改变,让她融入同龄人,融入社会,身心健康能有所改善。
5月12日,乐乐的母亲在袁法官的教育指导下,主动提出要带小孩去治疗康复,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并向新化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乐乐爷爷很舍不得乐乐被她母亲带走,乐乐母亲对爷爷说:“感谢您老人家对小孩的付出,但乐乐还是由作为母亲的我带在身边抚养更合适。”袁法官得知她一个人在浙江打工时,考虑到乐乐这种特殊情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心血和时间去陪伴和照顾,于是询问她是否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好乐乐。乐乐母亲说她就是有抚养能力才有底气这次要把乐乐带在身边抚养,她家几姐妹都在浙江打工,可以抽空轮流照顾小孩。于是在征求了乐乐父亲和爷爷的意见后,觉得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故同意乐乐母亲将乐乐带在身边抚养。
鉴于乐乐的父母对乐乐之前的家庭教育情况,为让乐乐健康全面成长,袁法官根据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乐乐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指出怠于履行照护职责系违法行为,要求小伍、小邓多关注乐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与学校老师多联系、多沟通,保持与老师至少每周一次的联系频次,并要求小伍、小邓与乐乐同住,亲自养育与陪伴乐乐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不得让乐乐单独与非监护人居住生活。
5月23日,袁法官通过微信向乐乐母亲询问乐乐的学习生活情况,其表示目前正在带乐乐治疗,谢谢法官的关心。袁法官释明法院已向乐乐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在有效期内,法院对乐乐的持续关心和关注,是依法履职,希望他们理解和支持。
曾经与鸡鸭狗为伴的女孩,因为新化法院的关心和帮助,回到了幼儿园,融入到了同龄人群体之中,并回到了母亲身边,使其得到了同龄人应有的关注与照护。每一个小孩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祝福乐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