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拳出击、精审研判,用好法槌这个战斗武器,全力打好打赢这场“法律战”,让人民群众亲眼目睹了黑恶势力组织分崩瓦解,亲耳听到了保护伞破碎的声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这些事情大快人心,听起来让人激情澎湃,然而,法槌一次次敲响的背后,却有众多艰苦和辛酸的故事。
迎难而上
敲响疫情期间扫黑除恶开庭法槌
1·24涉黑专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娄底中院受理的第一个一审涉黑案件,由时任我院刑一庭庭长张朝华承办,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程海辉担任审判长。案子来了,无巧不成书,张庭长久候数年不至的二胎也到了,作为一名38岁的高龄孕妇,本应备受家人照顾安心养胎,却在繁重的办案任务与强烈的妊娠反应面前,陷入了两难:是换人审理还是继续坚持?几经辗转反侧后,她笑着说“我的孩子与这个案子有缘”,选择了咬紧牙关继续往前走。
选择一次不难,可是第二次考验接踵而至——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原定的开庭计划搁浅,监管系统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名被告人以上的大要案件禁止开庭。经过多次协商多次汇报,仍然是“再等等”。此时,又该何去何从?是啊,大家都在“等等”,全省法院涉黑大要案的开庭审理全部暂停,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诚然,万物都有惯性,“等等”永远比“争取”容易。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不可能永远‘暂停’,总得有人去按下‘重启键’。”此时,中院党组全力支持并推动案件的开庭审理。
于是,经过又一轮奋力拼博,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14日,该案得以顺利开庭,为全市法院乃至全省法院在疫情期间开庭审理大型涉黑案件提供了蓝本。法槌落下,“现在开庭!”,看着审判台上用软垫支撑坐着的孕妇,不由让人感慨万千: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肚子,藏着一颗怎样勇敢的心?这就是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决心吧!
1·24涉黑案基本案情:
6月29日,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曾德洪等1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曾德洪自2017年上半年起,在新化县城通过不断网罗吸贩毒人员,积极寻找毒品货源和资金支持,逐步形成了以曾德洪为组织者、领导者,被告人刘鹏、刘阳、袁骄、邹陶倩等4人为骨干成员,被告人肖志鹏、李洪涛为积极参加者,被告人杨黎波、刘文等9人为其他参加者的较稳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组织通过贩卖毒品、开办赌博游戏机室、开设网络赌博平台和诈骗平台等违法犯罪活动攫取非法经济利益,为树立非法权威,维护非法利益,有组织地多次贩卖毒品达30余千克、实施非法拘禁、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杀人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和生活秩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争分夺秒
饱含着他们对审判事业的忠诚
6月17日,中央政法委督办的湘西4·17涉黑专案指定娄底中院审理。中院成立专案组,由刑二庭庭长罗立晖担任审判长。
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审结本案,这是一道难题。但是,以罗庭长为首的专案组,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7月30日,这个23名被告人、21个罪名、64笔犯罪事实、400余本案卷、震惊湖南的大案顺利结案。也许大家想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个答案,藏在专案组办公室通宵达旦43天的灯光里,藏在一年级的女儿埋怨43天没有见到过妈妈的哭泣里,藏在审判席上这些姑娘们憔悴的面容里。
“现在当庭宣判!”法槌落下,大家只看到了盘踞湘西二十多年的涉黑组织土崩瓦解,我们却看到了法槌背后争分夺秒的“刀光剑影”。这就是共产党员业精于勤的热情吧!
4·17涉黑案基本案情:
7月30日上午,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尚同军、吴先耀等23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等罪一案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尚同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涉足花垣县采矿业后,为了以恶抢矿、护矿,一边网罗社会人员,充实扩大自己的力量,一边拉拢国家工作人员,编织“关系网”。2002年初,被告人吴先耀纠集一帮社会闲散人员并通过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形成以其为组织者、领导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2002年至2003年间,被告人尚同军与被告人吴先耀为谋取非法利益而相互勾结。2004年初,经尚同军邀约,以吴先耀为组织者、领导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正式归顺尚同军。
该犯罪组织为扩大影响,树立非法权威,维护非法利益,采取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以商养黑”“ 以黑护商”,攫取非法经济利益,有组织地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采矿、诈骗等43起违法犯罪活动,致3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非法获利数额特别巨大,在花垣县城等区域形成重大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同时,该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还实施故意杀人、抢劫、非法拘禁等非组织犯罪21起,致2人死亡,3人重伤。
不负韶华
“专注”“专心”案件每一个细节
9月14日,被告人袁伟辉等30人涉黑案一审,历经3天紧张有序的公开开庭审理,庭审第一阶段顺利结束。9月30日,案件一审宣判。该案由少年法庭庭长石乃强承办,这是一位资深的刑事老兵,却有着一颗勇于探索的年轻之心。
庭审有序开展的背后,凝聚了审判团队的艰辛付出。8月5日,中院正式受理袁伟辉等30人涉黑案,第一时间选派精干审判人员负责审判,为开庭做好充分的庭前准备。
“我们一定要专业、专注、专心向案件‘进攻’,还人民群众一个朗朗乾坤。”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建新多次到办公室给大家加油鼓劲。
200余册案卷材料满满二柜子,犯罪时间跨度长,案情复杂,社会影响大,审理难度大。审理组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阅读案卷,审查证据、送达起诉书、提讯被告人、召开庭前会议、制定庭审方案……开庭前,审理组召开案件讨论会9次。正逢疫情防控期,更是克服困难,穿梭、奔波于娄底市辖区5个看守所向被告人送达法律文书、提讯被告人。开庭前,专案组成员主动放弃公休和节假日休息,全身心投入到案件办理中,认真研判案情,推敲证据。记不清多少次加班,专案组成员们一边猛喝浓茶提神,一边仔细阅卷。多少个夜晚,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大家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牺牲了众多心情放松的机会,讨论每一笔犯罪事实,核实每一个数据;多少个夜晚,合议庭法官辗转难眠,萦绕在脑海中的是一次一次犯罪事实的再现……在39个加班的日夜里,专案组成员中午休息在办公室,甚至晚上吃饭都在办公室。
3·14涉黑案基本案情:
9月30日,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袁伟辉等30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贩卖、运输毒品等罪案一审公开宣判。
法院审理查明:以曾继国、袁伟辉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自2013年2月成立至2019年8月被彻底摧毁期间,逐步形成一些不成文的组织纪律和规约,在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人数众多、层次分明、结构稳定。该犯罪组织在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攫取经济利益,并将所获部分收益用于该组织成员的生存、发展,为组织成员购买作案工具、提供居住条件、支付工资等经济支持。
该犯罪组织为树立非法权威,扩大非法影响,维护非法利益,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寻求非法保护,称霸一方,欺压、残害当地群众,有组织地实施贩卖毒品、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159起,在新化县城及周边乡镇等区域形成重大影响,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同时,该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还实施贩卖、运输毒品,寻衅滋事,非法拘禁等非组织犯罪21起。
2018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246件851人。在这里,我们的刑事法官们,付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种种努力,他们默默无闻、爱岗敬业,他们一次次地敲响法槌,在审判台前庄严肃穆,而法槌背后的故事,是艰辛和努力、敬业和担当,是他们个人乃至家庭作出的牺牲,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