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我院“光影铸魂”电影党课活动在党组致辞声中拉开帷幕,第一部让我们重温共产党员初心的影片就是《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是一部红色革命主题影片,是根据湖南郴州汝城县沙州村村民徐解秀与三位女红军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起过的红军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9月来湖南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是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他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动情地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红军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心里还是想着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
2018年,那时的我还在第三党支部(民事团队)任宣传委员,我们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了湖南郴州汝城县沙州村,走进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和村民徐解秀的家中,身临其境的接受红色革命故事教育的洗礼。我们来到徐解秀老人的家里,见到了当时三位女红军借宿的木板床,也就一米来宽,当年剪下的半条棉被的复制品整齐的叠在木板床上,似乎在向我们讲述那时的苦难与艰辛、那时的寒冷与温情、那时的军民鱼水情。不过,最值得庆幸的是,见到了徐解秀年迈的儿子,也就是影片中的小男孩,他当时的身体看上去很不好,可是他看到我们是来追寻红军先辈的足迹,很乐意为我们讲述那段让他母亲和他永远也无法忘怀的三位女红军的故事,而我们就这样静静的,蹲站在他周围,仔细的听着。他在讲述的时候显得那样的精神烁烁,他说了那时的故事,就是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红军带给了他们温暖,也带给了他们希望和未来,直到他们依依不舍的看着红军远走,他说他的母亲(徐解秀老人)一直在等那三位女红军战士,可是直到徐解秀老人去世也没有任何三位女红军战士的消息,而他还在继续等待三位女红军战士的消息,当老人讲到这里时,他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其实,在场的我们都明白,不是找不到,而是这三位女红军在日后的长征路上肯定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说不定在哪次战斗中就已经牺牲了,我想老人肯定也知道,只是他只愿意往好的方面去想,因此就有电影中最后放映的那一幕,徐解秀一直站在那里等,她等的是三位女红军能够平安归来,她等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早日胜利,她等的是新中国美好生活的到来。徐解秀等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她也等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她更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唯独她没有等到三位女红军战士的归来……
其实,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习惯了美好的结局,因此我一直喜欢看带有喜剧色彩的影片,可影片最后一幕即是三位女红军都在延寿山牺牲了,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即使我们知道,她们都可能会牺牲,但是内心希望她们是活着的!是的,这三位女红军战士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中。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没有这些红军前辈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没有她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这场电影给我心灵上和思想上的洗礼,让我深刻明白,活在当下,活在中国,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半条被子”精神,真正把初心和使命铭刻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