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苑随笔
小篆与李斯的呼吸
分享到:
作者:阳少林  发布时间:2019-02-28 12:47:37 打印 字号: | |

    2018年12月4日,值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双峰法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暨书法爱好兴趣小组结业作品展览,邀请了各界人士参加。大厅里悬挂着三十九幅由学员们创作的书法美术作品,仿佛一个中等规模的专业展览,让人惊奇让人兴奋,也让我如在梦境。

    记得上小学时我数学特别强大,考试经常得满分,但我语文成绩却比较差。学校开了写字课,偶尔也写写毛笔字,而我不太喜欢写字,更不喜欢写毛笔字,那时我的铅笔字、钢笔字都写得比较潦草,毛笔字就更像涂鸦。在考初中时我凭借数学成绩的优势竟然考进了全区的重点班。数学成绩在班上也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但第一次写作文时却得到了语文老师的“最高评价”,我至今还记得他在班上点评时说:“我们班上有两个‘马虎’,字迹潦草,一个是赖尧坤,一个是阳少林。”老师的这一评价让我一生都记住了“赖尧坤”同学的名字,更让我无地自容继而奋勇向前。但初中没有专门的写字课了,为了把字写好一点,我只好每天都写日记。一个学期后,我的作文竟然贴进了班上的范文专栏,我的钢笔字也越写越好。后来在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直使用钢笔写字,虽然从来没有练习钢笔字帖,但我的钢笔字看上去还算端方四正流畅自如。因此,我自以为毛笔字也应如同钢笔字一样,只要多写,就不会太差。再加上毛笔字在工作和学习中很少使用,也就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来练习。只是偶尔在闲暇时才去写写,而且多是用“水写布”写着玩玩,更没有想过要把写字玩成书法。书法对我来说似乎还是不太现实或者太过高远。

    自古有“英雄出少年”之说,其实这话还是有其深刻的哲理,任何行当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磨练才可能成就真正的事业。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进入一个行当并持之以恒,十年为期乃至一生为期,那么他一定会在这个行当里成为一个很有深度的人。反之,如果你很晚才进入一个行当,那你再怎么努力,你的高度也是十分有限的。这是自然规律使然。谁想五十岁了还去学习书法呢?除非他只是想去书法世界里玩玩而已,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学习书法,因为那叫老有所为,其实就是消磨时间,毕竟老人也是要去做点事情生活才不至于那么无奈吧。但不惑之年的我却偏偏巧遇了这么一回事,一不小心就真的撞进了书法世界。为建设“文化法院文明法院”,2017年初院党组用心良苦近忧远虑决定由我组建书法爱好兴趣小组,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邹有松先生为学员们讲授专业书法课程。

    人的一生并不一定会守着一个行当不变。我是学法律的,做了二十年法官,转行做了十年法警,法律与我是越走越远了,倒是乒乓球则与我越走越近,甚至似乎要与我走到尽头去了。现在书法又来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字书写艺术,一种全世界唯一用文字来演绎的艺术。过往我对书法世界真是知之甚少,现在我将把书法当作一门专业来学习。四年可以大学毕业,又二年可以研究生毕业,再二年可以博士生毕业,但书法要多久才能毕业呢?有人说“写字三十年”,也就是说书法三十年你才能毕业。足见书法是何其深远何其博大。原来这不只是一门艺术,更象是一座海洋。

    我们的入门课是李斯的小篆《峄山碑》。在我第一次接触小篆时,直觉得这似乎太简单了点吧,象一些木头组成的字体,让我们来写,是不是档次低了一点。也不知道邹先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多原来练过字的学员们似乎更有点瞧不起这种字体,甚至有人完全不愿去练。但当大家真正练习时才发现,小篆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如果要你把一个字的笔划都写得粗细均匀,也许还不算是一件难事,但如果要你把整篇作品的笔划都写得粗细均匀,而且流畅如水,你还能做到吗?事实上在练习时要把一个字的笔划写到基本上粗细均匀就已经让人烦燥不已甚感无聊,更不说要把整篇作品都写得整齐划一,一丝不苟了,那真有点近乎苛严刻板的味道。练了三天,就有一大半的人打起了退场鼓,再练了几个星期,就所乘不多了,即使还在继续听课的也大都是等待不那么苛刻的楷书或行书课程了。我在艰难地坚持着,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练习,两个月以后自己以为找到了些许小篆的感觉。2017年7月湖南省政法系统第二十六届书画作品展征集作品,因我别无长处邹有松先生让我创作一幅小篆作品送去。才写了两个月,邹先生就让我创作,我说老师的胆真大。老师的胆一大,徒弟的胆就更大。我真的开始了创作之路。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我终于拿出了第一幅小篆作品送到省里去了。九月二十一日结果出来了,我的小篆作品竟然得了一个三等奖。由此我对小篆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先后临摹《峄山碑》十数遍之多,手腕写痛了,手臂写僵了,天天都要涂些红花油来缓解疼痛才行。但进步却越来越少,笔划粗细仍然无法控制到钧匀的状态,不是连接不对,就是气韵不来,更不要说力度了,我开始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痛苦之中。

夜深人静时,我再次端详着《峄山碑》,感觉那字体仿如凝脂仿如润玉又仿如太极,虽刀刻斧削却行云流水,虽平正无奇却典雅高贵,虽严苛呆板却又隽永清秀。那是字体吗?我不禁狐疑,那是用毛笔书写的字体吗?我不禁自问。那分明就是一座座起伏流动的山峦,一朵朵悠然飘逸的白云,一阵阵徐徐拂面的古风。不,不,也不是,而是李斯,是李斯二千多年前伫立在那高高的山峦之上挥洒他手中的神笔留下的云彩,留下的气韵,留下的呼吸,自悠远的时空缓缓而来,使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来源:双峰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晓明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