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警惕!以办高额信用卡为饵,电信诈骗又出新套路
涟源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电信诈骗案
分享到:
作者:曾碧琪  发布时间:2018-10-26 10:21:24 打印 字号: | |

    10月23日,涟源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4.1”诈骗案,彭某某等12人涉嫌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

涟源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7年,被告人彭某某等人通过网络平台群发可以办理10万至100万高额信用卡的诈骗短信。被害人收到短信后,拨打短信中的电话了解信用卡办理流程,此时,彭某某等人冒充信用卡办理工作人员,骗取被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诱使被害人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上银行。掌握被害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后,彭某某等人要求受害者必须在该银行卡内存入所需办理额度50%的金额,待受害者存款到账后,随即由专门负责网银操作转账的上线(另案处理)冒充上海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脑远程协助方式,诱导被害人将自己银行卡内存款转至作案银行卡内,最后安排专人迅速通过ATM机取出或消费套现。公诉机关认为,应当分别以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被告人彭某某等12人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合议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围绕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组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因案情重大、复杂,该案将择期宣判。

    法官温馨提示:随着信用卡与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不法分子瞄准急需大量资金周转的民众的钱袋子,以“10万至100万高额信用卡”为诱饵,让受害者防不胜防。在超前消费盛行的当下,许多人为了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误入各类金钱骗局,不仅被骗走钱财,身份信息的泄露也为资金安全埋下各种隐患。在申请银行信用卡或信用贷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切勿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随意透露给他人,更不可轻信各类推送短信和陌生来电,不给犯罪分子任何可趁之机。

 

来源: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马寒意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