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张志铭教授带领他的博士团队到娄星区法院调研司改“娄星模式”。在听取了娄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超群关于司改的情况介绍后,张志铭指出娄星区法院的司改善于借势、用术,抓住了司法规律,较好地解决了案多人少的矛盾,体现了改革的智慧与勇气,其成功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张志铭还对娄星区法院的司改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张志铭在娄星区法院举办的“孙水大讲堂”作了《司法改革热点评析》的讲座,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趋势和方向,重点解读了司法改革中司法责任制和员额制的两个热点问题,并就司法改革中司法人员的职业化和权利保障、案例的指导作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主讲人简介:张志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A岗、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委员会主席、基础法学教研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三中院特聘咨询专家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代表性著述及译作有:《法律解释操作分析》(独著)、《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合著)、《法理思考的印迹》(独著)、《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合著)、《法律解释学》(独著)、《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惩罚与责任》(合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独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合译)、《宪法的政治理论》(独译)、《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合译)、《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