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苑随笔
心中那一片海
分享到:
作者:蔡航琪  发布时间:2017-06-06 11:50:24 打印 字号: | |

   在内陆城市长大的我,从小就特别渴望去看海,机缘巧合之下在广西北海看到了大海。元曲《吕洞宾三度城南柳》中“朝沧梧而夕北海”就是北海的出处。在涠洲岛上的第一天傍晚时分,我坐在空无一人的相思湖畔,看湛蓝的天空和海,清淡的云彩漫不经意地飘在空中,海风吹打在脸上,听着海浪声,突然就想起了雷光夏唱的《黑暗之光》,那一刻真真切切地觉得海靠近我。我以为看见海的时候会有很多感慨,可是内心却颇为宁静。

   虽然海边日出和想象的不一样,但是并不妨碍我对日出的喜欢。原以为会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一跃而起,其实是天空微微泛出鱼肚白之后渐渐地转成粉红色,直至太阳从云层中完全出来。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可是每一次都会被日出打动。喜欢日出,喜欢漫漫长夜的等待,喜欢天际一线的泛白。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只为等待日出的那一瞬。

    从北海回来之后有朋友跟我说起大火的《南山南》,才知道里面有歌词写道:“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不知道《南山南》中的北海北是不是指的广西北海,但是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北海看见或听说有著名的墓碑。

   大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争相抒发情感的意象,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用海来表现作者宽广的胸怀;清末明初著名的语言学家顾炎武在《精卫》中写道“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绝期,我心无绝时。”用海洋来寄托作者的忧思、感怀以及雄心壮志;著名诗人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中通过“积水不可极,安置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来抒发和烘托心中的离别情绪。

   说起大海,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第一反应就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语言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表现了诗人排斥物欲、崇尚自然与自由的精神。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篇中最明朗、最温暖的一首。诗中有许多充满希望的字眼,但是,在温暖的春天里,隐藏着一种隐隐作痛的危险与悲凉。这美好的一切都是从明天起,而明天,诗人在哪里呢?他给每一个陌生人祝福却唯独带走了自己。

    康德曾说:“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在这个人心略显浮躁的社会,看到大海的我们会不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狂躁之心反而变得沉静而豁然开朗。

 

来源:冷水江法院
责任编辑:肖岚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