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张朝华,来自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任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我只是法官队伍中平凡普通的一员,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我是全市唯一一位由警察转行当法官的女性。身为女性,我们在职场上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更需要各方面的关爱、肯定和鼓励。2015年1月,我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这是我目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它激励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组织的关怀,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作为全市301名女性法官中的一员,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些感受,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这群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从小有颗倔强的心
因奶奶有“重男轻女”思想,我从小就暗暗较劲:“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一定要比所有男生都优秀。”因此,我的学习成绩自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保持全校第一。1997年我以高分考入湖南省警察学校,一心只想成为一名惩强扶弱的“陀枪警花”。2002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入新化公安局,却意外当了一名看守所管教民警。因管教过程中需要了解和分析在押嫌犯的犯罪、刑罚情况,恰逢当时电视台有一档叫“有请当事人”的模拟法庭节目,那位满头银发、气质高雅的女法官利用庭审辨明案件真相、运用法理与人情定纷止争的美好形象让我钦佩不已,我对法律和法官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2004年我经过2个月的精心准备,第一次报名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就顺利通过。2005年又逢全省法院系统公开招考,我考入冷江法院刑庭工作,同年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攻读在职法律硕士。2007年我再次考入中院,虽然当时中院刑庭打黑专案组也想让我加入,但领导征求我意见时,好强的我却选择了素有“火炉”之称的民一庭。
因我有基层法院工作经验,报到第3天就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第1个月就新收了20多件案件,每天还要面对大量诉苦的、流泪的、吵闹的当事人。这对从未办过民事案件的我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我当时正在谈恋爱,根本无法理解:两情相悦、海誓山盟的两个人为什么在离婚时会反目成仇,欲除之而后快。我唯一的感受就是不能随便结婚。没办法,我的婚可以不结,但案子必须结。
为了案件的快审快结,我虚心向前辈师傅们请教办案经验和调解技巧,到案例库中检索类似案件的处理方案,还自学有关婚姻经营、小孩教育方面的书籍。为了尽快熟悉办案程序和环节,我连续半年每个晚上和周未都在办公室加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傅们的指点下,我很快成长为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民事审判骨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案方法:我将警校所学的犯罪心理学、问话技巧,延伸到普通群体心理学、沟通技巧。只要与当事人一接触,分析当事人的言行举止,我对他们的诉求就有了一个基本判断,进而量体裁衣制订审理方案,缩短办案期限。我还将同类型的案件和有调解可能的案件集中在一起调解、开庭,一天安排四五个庭,提高办案效率。
因办案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我被指定担任“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成员,参与制定娄底中院《关于审理婚姻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审理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中涉及外婚女权益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后来只要有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庭长就会交给我,我也从不推辞,乐于接受挑战。
一件件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成功的调解,一张张如释重负的笑脸,让我感受到了法官的价值,也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而忘我的工作,也给我带来突出的工作业绩:自2008年以来,除09年上半年休产假,每年均成倍地完成办案任务,个人办案数量连续多年居全院第一位,10年来办理案件1300余件,无一件错案改判,无一件投诉信访。
办案也可以成为一门艺术
近年来,法院案子越来越多,面对源源不绝的新案件,我也有些焦虑,偶尔也吐槽自己像一台办案机器,但我内心深处却不想苟且,不想将办案当成机械性的技术活。“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被众多当事人评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让我感触颇深。一开始也是从基层法院书记员开始做起的宋法官,她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
我认为要达到“胜败皆服”,首先要获得当事人的信任。我要求自己与当事人的每一次接触都注重一言一行,因为信任有时就来源于你递给当事人的一杯水,来源于你不经意间给他的一个微笑,来源于你给他扫去座位上尘埃的刹那……。
同时,我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审判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不留一丝遗憾!如法律规定开庭传票只需提前3天送达即可,但对于外地当事人或代理人,我至少提前10天电话告知预定的开庭时间,征求他们意见。因为我知道:法律背后还有复杂的情感,事实之中还有难解的缘由,一份看上去无可挑剔的判决书,不一定就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
记得有一件叔侄俩争祖屋的案件,俩叔侄都是70多岁的老人,因田土、祖屋问题结怨多年。之前已相互起诉打了2场“官司”,各有胜负,我办的是双方第3场诉讼。所有人都认为双方不可能再和解了,但我想毕竟血浓于水,俩叔侄又没有深仇大恨,怎么就和解不了呢?开庭时我注意到坐在旁听席上的双方子女相互点头打招呼,经庭后联系,了解到双方子女并不赞同两位老人无休止的打官司,只是拗不过老人家。我请子女们继续做思想工作,不久侄子的儿子被推选为当地村支书,我利用这个机会,要求侄子在村支书儿子陪同下上门看望生病的叔叔,结果将叔叔认为侄子不尊重自己的心结解开,不只我所承办的案件得以调解结案,连之前已经判决生效的2个案件,双方又重新签订了和解协议。当我看到两位老人含泪紧握双手时,心底涌出的满足感让我坚定了办案追求唯美的决心。
女法官都有悲悯情怀
做法官这么多年,我也常常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情考验。案子到了法院,有的人就是想托个关系,找个人情,求个心安。遇到说情打招呼的,我除了讲清政策和法律,还会说服说情人助力化解纠纷;碰到送礼的,我也会委婉拒绝;有时压力太大,我就会直接请领导出面解释。因为我明白:在当事人眼里,法官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法官打动当事人,不仅要靠法律的力量,更要靠悲悯的爱民情怀。
娄底市两级法院,每年有2万多件民事案件,其中70%以上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记得有一次陪一位市委领导接访,他说,小张啊,你看上访的打官司的哭闹的有几个是家里当官的有钱的穿皮鞋的?你们当法官的一定要善待他们!是啊,悲悯之心就是照亮我们内心可能存在阴影的那缕阳光,是驱走心魔孽障的那方桃符。看到受伤的当事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亲人。调解时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是我的亲人,我会建议你这么做。
记得在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的庭审中,女方不顾法庭纪律,大骂前夫是“陈世美”;而男方亦是恼火,因前妻的阻止,他与两个小孩已三年未曾见面。如果只是依法处理财产问题,一纸裁判很是简单,但我想小孩是无辜的,如果我的耐心能够让眼前的两个人不再仇视,如果我的智慧能够让两个小孩重获父爱,那将是其乐无穷的善事。利用一个周末,我让老公开车,辗转3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女方居住的小山村,不到四十岁的女人看起来像五十几岁,两个小孩大的才刚上初中,前夫的离弃让她变成怨妇,也是值得同情。在我推心置腹的一番劝导之下,女方终于接受小孩的成长不能缺少父爱的观点,心甘情愿地让小孩与父亲一起过周末,并同意小孩与父亲保持联系,不再阻止父亲探视,而男方也自愿给女方增加经济补偿。之后每年过节,男方都会给我发短信祝福,有时还会介绍小孩的成长情况。
“百姓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道理,让我坚信,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体,树起来的却是信任。
随着自己办案经验的日渐丰富,我越来越热爱法官这份职业。因为很难找到一份职业,能让你看到人生百态、感受喜怒哀乐;很难找到一份职业,能让你每天在面对挑战时,都甘愿做征途上的苦行僧!
尊敬的各位领导,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民事办案一线的女法官,我没有影响深远的大案要案,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我能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愧于头顶的国徽,无愧于手中的天平;作为一名“80后”女法官,我用青春、热血和忠诚传递着司法温情,用关怀和教育化解仇恨,让冰冷的法庭变得温暖,让“金法徽”更加光彩夺目!
最后,祝愿我们全体姐妹和在座的所有男同胞,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里,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和不断追求唯美的精神境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