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刘旭教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行》一文。文章认为,“在科技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的今天,这时工具理性主义思维应该被复杂化对待,特别是要反思那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定势。如果人类可以像千年龟和万年树一样安宁地生存,尽可能减少对大自然和宇宙的干涉,如同老庄的齐万物齐生死,那也是一种更自然化的、与万物同在的生存。如果一味地强调科技和发展,人类文明可能毁于这种无止境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掠夺的现代发展主义之下。”对此观点,笔者完全赞同,并有所思。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地球正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脆弱。地球村这一概念的出现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世界各地的交通一天到达,快捷方便。近几年,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又高调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然而试想,制造这些先进交通工具如飞机、高铁、游轮及先进军事武器,需要多少原材料、多少能源?而开采这些原材料和能源,又须挖掉多少青山,毁掉多少绿水,同时又会向大自然包括大气中排放多少废物和有毒物质。也许,那些片面强调发展的人肯定会辩解,即发展的同时会保护好坏境。但我要问,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坏境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与过去100年相比,结果怎样?与过去300年相比,又怎样?与过去1000年相比,又怎样?答案只有一个:越来越差。最近几十年来,地球持续升温,自然因素有一些,然而人类的超常发展、人类的异常活动无疑是重要因素,地球上到处是火电厂,家家有空调,飞机满天飞,汽车满地跑,人类正无所顾忌地加速排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物。
科技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正能量,绝不可否定,但其带来的“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 绝不可低估。如二战以来,人类的核物理技术不断发展,日臻完善,民用十分广泛。然而,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不是投了两个原子弹吗?原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的核爆炸、核泄漏事件不是发生了吗?可见,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益处,又给人类带来危险。先进科技一旦转化为军事,“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就会凸显,如被恐怖分子、极端势力所掌握,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产力不断提高是人类进步的结果,然而其发展速度并非越来越好。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及西方实用主义、强权政治思想的确立,其侵略、掠夺、压迫、殖民、遏制的本性就开始显现。于是,大家终于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导致全世界都展开竞争,加快发展,以避免因落后而“挨打”,这样也就顾不上地球坏境的好坏了。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是,地球上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
另一方面,人类的欲壑难填,地球已难堪重负。显然,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是正当的,但现在,别墅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好,珠宝、黄金、玉石越藏越多。试问这些东西从何而来?最终都来自大自然。于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和影响亦无休无止。
那么,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天长地久”呢?老子《道德经》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其意思是,人类应实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是自然和谐地运行着。这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即大国不能欺负小国,发达国家不能侵略落后国家,当然小国也不能挑衅大国。同时,人类应自行节制,不能对自然界无限索取,人类还应认识到自己只是宇宙的一部分,绝不能以人类为中心主义而违背客观规律。
对此,老子进一步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效法、遵循。老子认为,天地之间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就是规律、规则。“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人类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过多的影响自然坏境,更不能破坏自然坏境,人类的发展才是协调的、可持续的,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