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记载,“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其意思是,孟子认为,国家最宝贵的有三方面:一是土地,二是人民,三是政事。
在孟子的仁政治国思想中,土地是国家的第一宝。诚然,国土、疆土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俗语说,一寸土地一寸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土一旦沦丧,那就什么都没了。因而我国宪法也规定,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笔者由此联想到中国钓鱼岛问题、南海诸岛被菲律宾、越南等非法侵占问题、与印度的边界纷争问题,中国虽地大物博、富源辽阔,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因此在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决不能退让。毛主席曾教育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国家、为民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当国家领土受到敌人侵犯时,我们不惜一战。我们不好战,但绝不害怕战争。
“人民”一词在国学里的最早出处是《诗经•大雅》,“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而对人民认识最高的却是孟子,他认为,除了国土,人民最为宝贵。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比国家政权、统治者更重要。《周易》主张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亦体现了这一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哪有政权,哪有国家。因此,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主人,广大党员、干部就是勤务员、服务员。《左传》言:“国将兴、听于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乐乐之。”“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紧紧团结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能团结一心、战无不胜,伟大的“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再说政事。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政事。那么当前最大的政事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收入分配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教育医疗问题和贪污腐败问题等。而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依法治国的有序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