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米饭,你是否哺育了一个新生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工作的岗位?”在市委组织观看完《青春雷锋》后,这首渐渐淡忘了的诗词再次脑海中被唤醒,让我重温青年时代的那种心潮激荡。
《青春雷锋》这部电影,用青春的笔触,为我们还原了一个质感丰盈、有血有肉的雷锋,电影里雷锋从完美的神圣殿堂走下,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雷锋,雷锋也有儿女情长,雷锋也会性格毛躁。于现实的世俗人生中展示英雄的不凡之处,影片的描写手法突破了很多观众对雷锋的呆板的标签化认识,这不但无损其光辉与伟大,反而让从神坛上走下来的雷锋身上闪烁着更多的人性光辉,其形象也就更加自然、真实、亲切,也更让人愿意主动接受、理解和自省,从而召唤更多的人自觉践行“雷锋精神”。
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技员、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名普通的战士,其所思、所想、所为,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处,却又时时、事事、处处闪耀着光芒,他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几次捐款、几次抢险救灾,而是一种已经升华的信念、是一种我们当代社会和人们普遍缺失的执着、诚信、敬业、奉献的精神。
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只有在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公正,才能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才是一种真正活着的状态,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人民法院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对司法的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从内心深处打牢司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不以个人前途决定工作态度,着力构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积极主动的自我激励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自身分管的诉讼服务中心、立案信访窗口,切实为群众诉讼提供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是构筑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的基石。因此在涉诉涉法信访案件中,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做到接待热情、耐心导诉,细心指导,对来访群众做好情法释理工作,切实及时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
任何时期、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正确的榜样,时代需要榜样,榜样引导时代,只要有心,每个人都是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