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当我穿着制服、佩戴徽章,以崭新的笑容照下人生中的第一张工作照时,才突然发现,我已经毕业了三个多月,在法院也已工作三个多月。也许是时间飞逝得太快,又或许是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总之还来不及记录点什么,就这么走过了一个季度。于是,终于决定提笔,让自己进行一次“初入法院”的思考。
一进入法院,首先意味着身份的改变:再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理想、信念、公平、正义,曾经充斥在生活和心底的信条也不再仅仅是词汇。学生时代的我们,以“法律人”自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为媒体上爆出的不公而愤愤不平,为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法律援助。那时的想法很简单,以为凭借我们或三寸不烂之舌、或洋洋洒洒的文字、或还不甚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功底就能让这个世界都能感受到正义。然而,终究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缺乏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更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定信念。而一旦进入法院,所有的一切都要化为行动,这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唯有不断地“修炼”自己,方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法院干警。
一进入法院,同时意味着责任。与最初的激动相比,现在的我更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甸甸。行进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当代中国离法治如此近,更是如此迫切地需要将法治的理念带到每一个角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我们法院干警来说,这份职责,神圣而崇高;这种奉献,虽九死而不悔。而我,作为新进法院的一名年轻人,面对纷芜繁杂的社会,面对日益增多的矛盾纠纷,必须将这份职责转化为做好每一件琐碎的日常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必须将这种奉献转化为对平凡工作的执着、对司法正义的坚守!
一进入法院,也意味着使命。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绘就出了蓝图,读着《公报》,我们在字里行间、通篇上下感受到的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锐气与决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法院干警的使命。我们不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旁观路人,而是背负理想信念的践行者!作为一个年轻的法院干警,我又如何铸造铁肩,才能担得起这份信任和使命?这个问题,或许我现在无法回答,但我知道,比回答更重要的,是行动。只有将“法治”理念深深揉入骨髓,将其化作一种习惯,让它渗透在我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才会是我做出的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