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法官们:
工作辛苦了!看着朝气蓬勃、敢想敢为的你们,我想,用以下几句话来形容最贴切:身披一袭自信,心系一份执着,怀着理想信念,踏上光辉岁月。法院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法律的良知更需要你们来守望。
你们刚进法院时,对法官职业一定有着某种美好的向往,现在,大家走上工作岗位也都有一段时间了,对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或多或少有了些经验和感悟。年轻的你们思维活跃,人生的可塑性很大,肯定考虑过很多自己个人的发展问题,以及法官、法院整体未来的走向。在目前的社会体系中,法院体系建设确实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说薪酬待遇问题、社会地位问题、司法公信力问题等。你们肯定也有着不少困惑与焦虑,但不管你们个体感受到的现实是什么样,对法官职业的感情应充满一如既往的热情,带着更多思考和理性走在前进的路上,这也是作为一名法律人应有的理性。
你们普遍有着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但审判岗位上的法官面对形形色色的案情和人事,更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实战能力。有句说,“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做好一名法官,需要长期的积累。大浪淘沙,阅历、经验、对人性的理解与同情都将成为一名好法官处理案件时,让人能感受到的能力与良善之情。为了你们更好的成长,我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一、培养职业精神,用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法官作为正义的守护者,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个人职业精神的培养当然离不开大的环境,社会氛围、公众认识、现实压力很有可能会侵蚀一个人的心灵,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在老百姓痛恨腐败之时,自己也在现实中深感真正做到廉洁之难,在老百姓发表不相信法官、不相信法律的言论之时,自己也默默深感提升司法公信力之难。相信年轻有理想的你们,应该懂得作为一名法官,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当然,你们肯定也从老百姓舆情中听到过,作为一名法官,怎么能这样或那样的话语。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年轻的你们,应该带着反思和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大处思考,从小处行动。法院公正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在慢慢地积淀,同时,这也是每一位法官应有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用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去深深理解当事人想得到关注、解决问题、寻求公正的期盼之情,以平和的心态,耐心、热心对待他们,用一言一行传递法律精神,说服当事人思想,我们法官也只有从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就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成长,不是吗?
二、注重情与理的融合。治善必达情,法律本身并不是冷冰冰的,我们向当事人释明法律时,更应融入自己的个性魅力,向当事人传递鲜明而温暖的情感。法官的珠穆朗玛峰“辩法析理,胜败皆服”正是法与情,公正与良善的完美结合。法官在待人接物、处理案件时表现出的态度、性情、专业素养、语言能力与技巧等,都能带给当事人直观的感受,对当事人言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样的案件、同样的当事人,甚至同样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不同的法官去处理,却能从当事人处反馈到不同的信息,甚至截然相反的效果呢?这是值得我们预备法官们去思考的问题。你们平时每做一件事都要注意细节和技巧,用心对待,同时更要注重思维,只有理念的转变才会让你有全新的认识,带来全新的改变。人性是充满矛盾的,有善有恶,有忏悔也有无法消弥的愤恨,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并带着对人类的悲悯之情去理解一个人,包容一个人。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两个当事人,为了一点小事,这对邻居闹得关系僵硬,经村委会、镇政府及司法所多次调解未果,诉至法院后,经过十余次调解仍未打破僵局,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很激动,扬言均要上访,我很想不通,就几百元赔偿款的事,为何双方都如此不通达,后来我静下心去倾听并了解双方的气结,并实地考察当事人的生活环境找症结,分析他们的心理,最终找到了突破点,使此案调解结案。我从根源上查原因,了解他们的情绪,懂得他们不理智的背后有着被忽略了的心酸。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包容的法官下得到了解决。
三、多问、多思、多学、多记,夯实业务基础。相信你们在刚进入法院时,一定考虑过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官,特别是在实践中,你们一定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事务和案件不知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这种感受来源于真实案情的错综复杂、经验于法官职业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差距,这也是你们成长为一名优秀法官的必经历程。当你们在每一件事务和每一个案件上下足功夫,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再踏踏实实经过五年、十年的努力后,定会收获良多。多问,在你们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不管你内心确定或不确定应该怎么做,最好问一问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切忌自以为是,否则你犯了错误,自己都未必能察觉到,即使你的想法和做法是可取的,多问问别人也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些好的启示,从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多思,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有钻研精神,业务才会日益精湛。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几年书记员后,自己审理案件时就能很好地理顺思路,抓住关键,而有的人当了若干年书记员,做审判员时还是很懵懂?现在的你们,不怕工作做得太细致,就怕细致得还不够,只要往细处想,往深处想,多动点脑筋,相信一定能避免做一名“懵懂”的审判员。多学,知识飞速更新,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要多学习才能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有迎刃而解的轻松姿态。《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人民司法》、《法律适用》都是能很好提升业务的阅读资料,其中有通俗易懂的,也有精深高端的,只要大家相信我的话,平时多去阅读,付出终有回报。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平时所见所想所惑及时地记录下来,有助于加深印象、事后巩固及进一步的思考。一件事做下来,一个案件办完后,要勤于总结,总结收获,更要总结不足,我们追求的是成长。相信只要你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十年后再回首,你现在完全可以设想那时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吧。你们选择了法院,法院也选择了你们,法官职业中那些不平凡的点滴,将是平凡人生中的珍宝。最后,发自内心说一句:法院的未来是你们的,我仿佛看到了你们振翅高飞的样子。
祝大家
生活愉快!
卿葵
201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