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领导干部要保持“三静”
分享到:
作者:贺 辉  发布时间:2013-11-12 16:20:08 打印 字号: | |

领导干部的生活需要安静、清静、平静。从近年来一些高官的落马看,许多干部的堕落就是从不愿安静、不甘清静、不屑平静开始的。

改革开放年代,是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充满了诱惑,弥漫着欲望。诱惑,常常围着权力转,往往寄生于权力之上。领导干部因其手中掌握的权力更是为那些追名逐利之徒所垂涎,为那些心怀鬼胎之辈所注目。他们不择手段地挖掘,搜寻领导干部的爱好,再用放大镜寻找突破口,然后千方百计地或是搭台子、吹喇叭、抬轿子、灌迷魂汤,或是用金钱来利诱,用美色来突破。等到领导干部放松警惕,防线失守,他们就开始逐步提出非分要求,将金钱、美色与权力牢牢地绑在一起;再等到领导干部放纵欲望,失去理智,他们就完全把领导干部控制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网中,使其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

诱惑虽没有牙齿,但能把骨头啃断。诱惑恰似苍蝇,爱叮有缝的蛋。不少挡不住诱惑的领导干部,总是热衷于傍大款,称兄道弟,滥交朋友;他们爱热闹,终日迎来送往,觥筹交错。他们爱吃喝,爱玩乐,常常不知疲惫地流连于高档酒楼、娱乐场所;还有个别干部向往“温柔之乡”,在甜甜蜜蜜、卿卿我我中落马坠崖,跌进了罪恶的泥潭。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陷饼,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失去权力那耀眼的光环,从前的莺歌燕舞早已不知何处。多少落马贪官在高墙内含泪忏悔,可惜为时已晚。

领导干部保持“三静”就要阻止欲望。作为领导干部,要想阻止欲望,拒绝诱惑,问心无愧,清白做人,需要有耐得住清贫的定力和抵住诱惑的毅力。要善于在熙熙攘攘中寻找一片安静,乐于在名利纷扰中求得一方清静,甘于坚守内心的一份平静。老子说:“万物生于静归于静”。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不论是道家的炼心炼气,儒家的修心养性,还是佛家的“六根清静”,都无不以炼静入手,一个人心不能静便无所安,心不能静无所守,也就是说,人静不下来就会没有了主心骨,就会心绪不宁,就会一事无成。

领导干部保持“三静”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这种怕不是怯懦,不是束缚,而是一种自律,一份清醒。有了敬畏之心,做人处事就不可能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为所欲为。对民众民心有所敬畏,对党纪国法有所敬畏,对事业成败有所敬畏,对工作责任有所敬畏。这是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精神,是一种执法为民的责任感,是一种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好作风,是一种克己奉公的好品行。

领导干部保持“三静”就要情趣健康,严格自律。健康向上的情趣充实人生,净化心灵,助推事业。庸俗低级的情趣萎靡意志、败坏风气,往往成为别有用心者搞权钱交易、权色处易的“诱饵”和“陷阱”,成为变相行贿受贿的俘虏。领导干部对待兴趣爱好一定要好之有道,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有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不利之间的则节之,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爱之有度,做到爱好不得违禁、爱好不可缺德、爱好不必奢求、爱好不宜张扬、爱好不能放纵,谨防因兴趣爱好被打开缺口,因爱好被拉拢腐蚀。要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以规章制度管住自己,以他人教训警示自己,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作为,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也无愧于自己的人。

来源: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组
责任编辑:俞永清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