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我有幸被双峰法院推荐参加了湖南省第八期预备法官培训班。在长沙学习的一个月,是我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在那里,知名法学教授充满激情地向我们灌输最前沿的法学理念,省法院系统的业务专家也毫不保留地向我们传授自己在审判工作中的宝贵经验,省高院领导更是亲自登台讲述自己的法学研究成果,作为学员的我们,真是受益菲浅啊!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堂课是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马贤兴讲授的法官心态建设一课。
马院长指出:“法院现在面临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法官常年超负荷工作,而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偏低,其付出与收入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官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就容易贪赃枉法甚至自杀。”是啊,目前基层法院的法官一年要办上百个案子,而法院对案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官为完成任务只得常年超负荷工作。这时法官早已精疲力尽,但是他还得面对当事人的死缠烂打,面对升职的压力乃至其他,如果法官这时恰好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那么他则很可能会为钱办案甚至是自杀。
2010年,湘潭市岳塘区法院青年法官刘立明因“压力太大”自杀而震惊业界。曾几何时,法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天使,是社会公正的良心,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值得尊敬和羡慕的人才。但是近年来,法官贪污受贿、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极少数法官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那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心态呢?马贤兴院长强调了以下几点:一、积极心,法官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更新法律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平常心,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应该与人民大众拥有同样的生活观,不应天天吃山珍海味、不应天天穿国际名牌、戴国际名表,不应夜夜住豪华别墅、总统套房;三、感恩心,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人就要知恩图报,要回报父母、领导和同事以及社会和国家;四、耐挫心,无论是同事挑拨离间还是恶意诽谤,无论是工作压力大还是经济压力大,无论是面临辞退还是开除,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哪怕是天塌下来,也绝不自杀,也要争取最后的希望,或许又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五、归零心,无论你为人民和国家作出了何等重要贡献,你只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无论你帮当事人解决了怎么样的困难,你也不能因此而拿当事人的一针一线,总之,做过的事情一律清零。只有同时具备这五种心态的法官,才是一个心态健康的法官。
如果说马贤兴院长只是“法官心态建设”的理论倡导者,那么双峰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谭志强则是当之无愧的“法官心态建设”的实践倡导者。他倡导积极进取的心态,他经常学习先进的法学思想,总是把最前沿的法学理念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倡导做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身为院长,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与职工相同的食堂家常菜,住的不是豪华别墅、总统套房而是租赁的破旧宿舍,穿的不是国际名牌而是神圣的法官制服;他倡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常说:“法官就是社会公正的良心”,他努力为人民排忧解难,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社会矛盾,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人民、社会和国家;他倡导一颗不怕挫折的决心,他的声音总是能够鼓舞全体干警,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阳光、自信和微笑,在困难面前,他总是能保持微笑,最终战胜困难;他倡导一个归零的心,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却不求一丝回报,他关心全体干警和当事人,从不求回报,确实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个法院院长的亲切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