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领导干部应具备“八德”
分享到:
作者:谭文革  发布时间:2013-07-01 15:32:57 打印 字号: | |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说创始者。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孔子曾任鲁国代理宰相,“摄相事,鲁国大治”。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先后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等,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当今中国正处民族复兴伟大时代,“中国梦”宏伟蓝图愈加清晰,催人奋进。因而,担当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然而“不恒其德,或承其羞”,良好的品德必须永远保持,如“正”、“廉”、“仁”、“敬”、“和”、“智”、“勇”、“责”等等。下面,笔者从孔子思想角度,谈谈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八德”。
   一是领导干部应有“正”德。“正”就是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管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思是,统治者必须正直、公正,这样谁还敢不正直、不公正。如果领导者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就会政令顺畅;如果不正直、不公正,就会政令不畅。孔子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不患寡当作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当作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顺。”“永执厥中”,“公则说”,等等。以上均提倡公平、公正。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正。”其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官位居于不正直人之上,便能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意思是,君子矜持而不偏执,团结而不结党。孔子又曰:“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好好先生,是没有原则、立场的人,是道德败坏的人。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正直、公道;在用人上要大力选拔正直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坚持正义,不做好好先生,不结党营私,不结利益集团。
   二是领导干部应有“廉”德。“廉”就是廉洁奉公、清正廉明。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必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意思是,吃粗粮,喝净水,弯着胳膊做枕头而睡,生活虽清淡,但乐在其中。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贵不屑一顾。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礼,与其奢也,宁俭。”“见得思义”,“欲而不贪”,等等。以上之意均是提倡清廉,提倡廉德。提倡“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论语》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始终约束自己,时刻省察自己,保持自身廉洁。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清正廉明,洁身自爱,同时要保持警醒,时刻省身。
   三是领导干部应有“仁”德。“仁”就是爱护群众,关心百姓。《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亦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可见仁者爱人。孔子曰:“仁者不忧。”领导干部必须有仁德,有善心爱心,才能真正关心百姓,爱护群众。否则在面对群众困难、疾苦时,就会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无所动心,无所作为。只有仁者才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也只有仁者才能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可见领导干部具备仁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因此对那些“巧言令色”者要认真观察,格外留心,因为他们往往“口惠而名不至”。所以一旦认定其不仁就不能提拔重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人”,有仁德的干部是好干部,一旦发现就要大力提拔,大胆使用。
  四是领导干部应有“敬”德。“敬”就是爱岗敬业,对党忠诚。孔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其意思是,为君子效力要忠诚敬重,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而把待遇放在其后。孔子还提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敬事而信”,“临之以庄,则敬”,“其事上也敬”,“修已以敬”,“事思敬”等,其意思均是提倡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把工作干好。《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此,领导干部应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应爱岗敬业,服务大局; 应小心翼翼,任劳任怨; 应扎扎实实,勤政为民。
  五是领导干部应具备“和”德。“和”就是实现和谐,相处和睦。《论语•学而篇第一》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其意思是礼法的利用,以实现社会和谐为最终目标。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精髓和文化符合,各级领导干部均要崇尚和文化,紧持和谐理念,协调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不是“和湿泥”,而应讲原则,讲法制,因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意思是,君子注重和谐而不盲从,小人盲从而不注重和谐。孔子还说:“近者悦,远者来。”其意思是,坚持和谐理念,可以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前来归顺。因此,领导干部应始终坚持和谐理念,同时还应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六是领导干部应有“智”德。“智”就是聪明才智,开拓创新。孔子曰:“知者知人”,“知者不惑”。这说明领导干部必须有智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二种能力就是用人和办事。只有“知者”才能“知人”善用,只有“知者”才会办事“不惑”,只有办事“不惑”才能将工作干好。在对人的判断方面,孔子提倡“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要认真观察,客观分析,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要一分为二,综合判断。在国家或地方做重大决策和决定时,孔子提倡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长远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因而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还提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当然领导干部要有智慧,就必须爱学习,只有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才能学以致用,学以立致。
  七是领导干部应有“勇”德。“勇”就是英勇无畏,临危不惧。孔子曰:“勇者不惧”,“见危授命”,“士见危致命”。其意思是,勇敢的人无所畏惧,为党和人民的重大利益,在危难关头可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直至献出生命。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关键时刻就要象英雄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一样迎难而上,视死如归,舍生忘死。要重温入党誓言,要为党的事业贡献终身,甚至包括生命。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也就是说,要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如果“见义不为”,就是胆小怕事、贪生怕死,是懦弱、“无勇”。
  八是领导干部应有“责”德。“责”就是认真负责,敢于担当。《论语•泰伯篇第八》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寓意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刚强坚毅,奋发图强,因为其责任重大,目标长远。领导干部身为已任,要认真履职,敢于担当,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履行职责时,孔子提倡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工作不顺利时,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样“则远怨矣”。这寓意领导干部要勇于担责,不能将责任推诿他人,从而促进内部团结。对不属自己分管的工作或已退线的领导干部,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对随意“过问”,反对插手或干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它需要全体中国人当然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只有这样,美丽的“中国梦”才能变为现实。

来源:涟源法院
责任编辑:俞永清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