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这引起社会对成功必备素质的热议。实际上,职场专家也认为,卓越人生的成功取决于“三商”——智商、情商和胆商。可见“三商”对人生道路的重要性。
孔子曰:“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其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爱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因此,“智慧、仁爱、勇气”三者是人生最重要的美德。
比照“三商”与“三德”,我们不难看出,“三商”其实来源于“三德”。
“智商”意为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干好工作的能力。显然,“智商”就是“知”。因为“知者不惑”,“不惑”就是没有疑惑、疑问,就是碰到问题能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惑”呢?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只有不断学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才能增长知识,敏于观察,善于判断,精于筹划,娴于应变。才有高“智商”,才是“知者”。
“情商”是指人在社会与他人交往时的沟通、交流、适应、关爱、互助、相互影响和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显然,“情商”就是“仁”。因为“仁者不忧”,“不忧”就是没有忧虑、忧愁,就是能和身边、周围的人和睦相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忧”呢?孔子曰:“力行近乎仁”,“仁者爱人”。只有感恩社会,关爱他人,并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公益事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才能自我激励,广结人脉,关系融洽,才有高“情商”,才是“仁者”。
“胆商”就是人的胆量、胆识、胆略等方面的度量,面对重大决策及巨大困难时敢于决断、敢于挑战和敢于面对风险的勇气和决心。显然,“胆商”就是“勇”。因为“勇者不惧”,“不惧”就是不畏惧、不害怕、不退缩,就是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迎难而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惧”呢?孔子曰:“知耻近乎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只要知晓自己的不足,做到内心无愧,并确定人生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下定坚定决心,就会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这才是“胆商”,才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