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双峰县人民法院永丰法庭一行七人来到石牛乡小水村,第一次走访所辖联系户。
小水村地处湄水河上游,伴山而居,虽地势偏僻,但村容整洁,是一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村庄。村支书陈书记非常自责地介绍:“小水村很穷,为了提高村民收入,也曾想过在小水村种植金银花等药材和经济作物,但经过检测,村里的土质不适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到使村民发家致富的新路子,村民们的收入主要靠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
交谈中,陈书记推荐了一个帮扶对象名单,有年老体弱需就医的、有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还有正在就学中的孤儿……都是极需要帮助的人群。
暗冲组的朱老、贺老,小水组的朱老,都是七八十岁高龄,年老免不了有一些疾病,儿女在外打工都过得不尽人意,老人们都是一个人住在家里,平时伤风病痛没有人照顾。朱庭长带领全庭人员一一进行走访,送上装满爱心的红包外,还递上一张“便民联系卡”,再三叮嘱老人们要好好保重身体,如有不适,可以打电话联系法庭的干警前来接去医院及时就诊。
梅子组的陈大哥,四十多岁,因身体欠佳,一直未找到如意对象,也没在出去找工作。朱庭长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陈大哥联系了邻镇的一家鞋厂做收发文件的工作,工作时间不紧,工作量相对来说较轻松。大家开玩笑地说:“鞋厂里美女多呢,陈大哥做收发工作,交往的人多,可得多留个心眼,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哦。”
黄金组的小彭是个孤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于2010年考上了长沙学院, 在亲戚朋友及邻居的资助下,即将毕业。因小彭尚在学校念书,法庭干警托陈书记将爱心红包及一些书籍转给小彭,告知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法庭的哥哥姐姐们多联系。
王家组的李大姐,丈夫前几年去世,自己又体弱多病。为了女儿,李大姐拖着带病的身体,什么脏、累的工作都做过,有时候甚至同时做二、三份工作。上高二的女儿成绩一直很好,也非常体谅母亲,平时舍不得买参考书,都是向同学借着看。一说到女儿,李大姐心痛得直掉泪。临走时,朱庭长拿出200元放到李大姐手里,轻轻地说:“大姐,这点钱您先收着,你有这么好的女儿,为了她,你一定要撑下去,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们法庭的同志,我们一定尽力帮助。”
走访完这几户人家,已到了中午。陈书记的爱人已经准备好了茶水及一桌丰盛的农家菜等着我们。朱庭长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小水村的贫困现状,光靠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守着一亩三分田地,收成甚微,光是靠帮扶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关健还得帮助就业、创业,这才是民生之本。朱庭长建议年轻的村民们多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多接收新鲜事物,学习先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先富起来的人再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亲戚、朋友、邻居,才能真正改变小水村的贫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