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被誉为“万经之王”。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要求自己,不断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当前,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八项规定”重要精神,作风建设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并已立竿见影,初见成效。两者有何关系,老子思想对作风建设有何启示或借鉴,笔者谈谈初浅看法。
加强作风建设 正当其时
《道德经》第八章:“动善时。”其意思是,决策行动应善于顺应时势,抓住时机。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意思是,解决难题要在其容易阶段,处理大事要在其初始时期。因天下难事、大事均从细微、初始阶段发展而成,越往后越难解决。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意思是,要在问题出现前早谋划,在祸乱发生前早预防。此前一个较长时期,我们少数党员、干部作风飘浮,脱离群众,贪图享受,“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大小“裸官”不断增多,群众深为诟病。老子曰:“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周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王安石亦曰:“世易时移,变化宜矣。”因此,党中央已下决心,并率先垂范,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是正确之“举”,及时之“措”,是正当其时。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这样才能确保“鱼儿”不离开“水”,“瓜儿”不离开“秧,”党员、干部不脱离人民群众,才能确保“中国梦”这一宏伟蓝图得以实现。
推进作风建设 深得民心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平安太。”其意思是,如果执政方针正确,则天下百姓拥护。百姓拥护而能关爱他们,天下就会太平。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以上之意也是,只要统治者一心为民,坚守正道,严于律己,百姓就自然归附。推进作风建设就是要“立党为公,一心为民”,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就是要“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令顺民心,则威令行。”作风建设“犹川谷之于江海”,甚合民意,深得民心。
抓好作风建设 重在表率
《道德经》第五十七条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以上均寓意,我党及各级领导干部要修身养德,要“清静自正”,要“无欲自朴”,同时,作为“民之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表率。因为领导“好静”则“民自正”,领导“无欲”则“民自朴”,所以领导干部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多一些“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少一些“老爷”作风、享受思想。当前党中央已做出很好表率,倡导“首先要从中共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孔子曰:“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作风好了,民风自然会好,社会自然和谐。
实施作风建设 重在实效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元代养生家朱丹溪亦曰:“爽口作疾,厚味措毒。”其意思是,艳丽颜色会致人目盲;靡靡之音会致人耳聋;浓味美食会伤害身体;跑马游猎致人神情疯狂;难得之宝使人品行变坏。因此,圣人只求温饱,不图享受,并有所取舍。这寓意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公费招待,严格禁止公费旅游,严格限制公车消费,严禁用公款互赠礼品。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者奢,去泰。”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其意思是,不好大喜功,不奢侈淫乐,不贪图安逸。治国为政应以节俭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求实效,就是要求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习总书记的要求,切实管好“嘴”、“手”、“脚”,切实做好“减”、“俭”、“简”,切实“改文风,改会风,转作风”,从我做起,重在自觉,重在实效,从而让群众真正受益。
坚持作风建设 贵在持久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意思是,凡事贵在坚持,贵在持久,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一事无成。《周易》亦曰:“不恒其德,或承其羞。”因此,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取得实效;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实现作风转变,必须下番踏石留印的功夫。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能不能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问,能不能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有没有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取得突破,一阵风,走形式,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心才会与党员干部贴近再贴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改”,真真切切地“转”,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我们的“中国梦”就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