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是,随着汽车的增多,车祸也以惊人的数量增长。车祸发生之后,带来的不仅是伤者的痛苦,还给社会制造了许多新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娄星区人民法院民三庭用调解的手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两车相撞牵出层层关系 伤者几经波折终获赔偿
2011年11月的一天,娄涟公路上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两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两车均撞得面目全非。其中一辆大货车的司机侥幸未受严重伤害,另外一名司机刘俊(化名)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全身多处骨折,肠子断裂,胃部穿孔……一系列严重的伤势使得刘俊的生命岌岌可危。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又从娄底转院至长沙,才终于将刘俊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不久,交警部门对此次事故作出了责任认定,伤者刘俊应负主要责任。还躺在病床上的刘俊,面对抢救自己所花费的高达3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与后续赔偿费用,陷入了绝望与困顿之中。
娄星区人民法院民三庭主要受理交通事故案件,作为民三庭庭长谭鹏,每年都要处理500—600起交通事故案件,刘俊的案子自然也到了他的手里。
“当我们开始处理刘俊的案子时,才发现这个案子牵出的关系实在太过复杂了。”谭鹏回忆当时的情况。原来,刘俊所开车子的老板是从涟源一家公司租来,而涟源的公司又是从株洲一家公司租来,当谭鹏查到株洲那家公司时,又惊讶地发现对方居然是从上海某公司将车子租赁过来。于是,这辆车子既没有买任何保险,由谁负这个赔偿责任也是被这几方推来推去。此时,因为刘俊的家庭情况非常窘迫,眼看医疗费没有着落了,刘俊的家人真是欲哭无泪。
“先不管谁最后赔偿,首先还是救人。”看着刘俊一家人期盼的眼神,谭鹏坚定了心里的想法。为了能先筹措到一笔医疗费,谭鹏数次赶赴涟源市,找租赁那辆肇事大货车的老板和租赁公司负责人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经过三番五次的劝说,最终说动那个私人老板拿出7万元、车子所属的涟源公司拿出11万元、保险公司再拿出6万元,先作为刘俊的医疗费使用。
在谭鹏的努力之下,终于解决了刘俊的燃眉之急。几个月后,刘俊基本康复,最终鉴定为8级伤残。谁最后负这个赔偿责任?为了得到这个答案,谭鹏多次赶赴上海、深圳等地,通过与当地法院一同对大货车真正所属的公司做调解工作,最终使得对方同意以调解的方式赔偿刘俊44万元。
事后,谭鹏说到:“开始没想到车子的劳务关系会这么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法院不为刘俊做主,不但他的生命岌岌可危,他贫困的家庭也将背上沉重的包袱。能通过调解,使得双方都满意,尤其让那些受到车祸伤害的人得到最好的治疗,才是民三庭法官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车祸让家庭面临数万赔偿 法官倾力调解最终化解矛盾
今年3月,娄星区大科街道办事处的刘华(化名)兴冲冲地来到中兴大市场,购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三轮摩托车,准备靠这辆摩托车为自己那个并不宽裕的家庭多赚点钱。当刘华刚准备将摩托车开回家时,被市场卖菜的一个女人拦下了车。刘华仔细一看,原来是同村的人,只是想搭个顺风车回家。热心的刘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刘华刚将摩托车开出市场,却因为乘车那个女人的卖菜的担子左摇右晃,被旁边一辆疾驰过来的小轿车挂倒在地,车祸在如此的意外的情况下发生了。
事后,那个搭便车的女人受伤较为严重,刘华只是轻伤。但是,因为刘华没有驾驶证,以及没有买保险就上路,交警最终认定他对发生的车祸负主要责任。接手这个案子后,谭鹏仔细给刘华算了一笔账,发现他还需要承担9万元的赔偿,这样一笔赔偿金对于刘华的家庭来说,就像一笔天文数字。
怎么办?经验丰富的谭鹏知道判决一个交通事故的案子其实并不难,最难的还是化解因为事故引发的矛盾。在刘华的案子中,如果按照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去判,无异于让刘华的家庭走入困境,对化解社会矛盾没有一点好处。
于是,谭鹏找到了肇事小轿车的车主,劝说其主动放弃了对刘华的索赔之外,还愿意承担部分对那名受伤妇女的医疗费用。同时,谭鹏找来了小轿车投保的保险公司,说服其承担了其他部分的治疗费用。最后,刘华终于甩掉了赔偿的包袱。至今,刘华还非常感谢娄星区人民法院民三庭为他所做的努力。
谭鹏说:“车祸发生之后,对于那些较为弱势的群体,只要不违法相关法律的精神,民三庭的法官都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判好案子,更要化解案子背后可能出现的矛盾。”
民三庭在谭鹏的带领之下,80%的案子以调解结案,调解的案子100%赔偿得到了兑现,这几个数字使得许多车祸之后产生的社会矛盾被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