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的《人民日报》为“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特别发表一篇社论,其标题是“团结就是力量 民主才有活力”。再一次将民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回顾到1945年夏。为恢复陷于停顿中的国共和谈,国民参政员黄炎培与其他五名参政员一起飞往延安。毛泽东率领在延安的几乎所有中共领导赴机场迎接黄炎培一行。
在窑洞客厅里,毛泽东问黄炎培对延安几天的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深感延安有一股蓬勃之气,抗战胜利之后定将赢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遂借此机会坦陈心中的远虑,并提出了“历史周期律”一说,他说,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微笑着严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解;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传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长民治国之本在身。”(《政要论》)。也就是说,国家的长治久安决定于执政者。
那么,执政者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己矣。’”(《晏子》)。可见,执政者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关键是要“节欲”和“中听”。节欲就是勤俭节约,不劳民伤财,不铺张浪费。
那么,执政者如何做到“中听”呢?《潜夫论》曰:“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昏也。君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昏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旷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简言之,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所以,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如非紧急情况,在做重要决定或重大决策前,必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进行调研,反复进行可行论证和风险评估,认真接受人民的监督。
此前相当一个时期,全国各地因领导决定或决策的重大失误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是较大的,其教训是深刻的。而因此受到责任追究的甚少,且处理大多“从宽”,群众颇有微词。究其原因,主要是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也过于“强调”集中,导致民主不断削弱。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对此我们必须坚决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摒弃“家长制”,力戒“一言堂”。就如《南方都市报》(2013.1.23)评论文章所谈,“要塑造全民监督之态势,公民监督权利的保障,包括知情权、监督权、质疑权的确保就显得非常之重要。”
我们欣喜看到,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称,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民主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新路”,让“我们走在‘新路’上”。
春天来了!
二○一三年三月八日
(作者:中国历史研究爱好者、湖南省涟源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