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屈子的纵身一跳未能唤起怀王的醒悟,激起的浪花也终究未能洗涤满世的尘埃,不曾想,数千年后,有一位陈天华的年轻挚子,为唤醒国民觉悟,抗议帝国主义的侵辱,在异国他乡舍身蹈海,朱总理曾赞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的死闪着千古光芒,他的鲜血锋利着历史,他的精神启迪着神州大地。
初知这位老乡还是在中学的课本上,那时的照片里,一袭长发,面容清秀,咋一看以为是一位巾帼翘楚,
1903年,先生官费留学日本,寻求救国之路,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会,为拒俄、抗日奔走呼号,他写的《猛回头》、《警世钟》两部浅显易懂的宣传作品,讲述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俯视耽耽的国情,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华的侵略迫在眉睫,指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以期唤醒国人的警醒,举起革命的大旗,先生也曾冒险组织了几次武装起义,兼因泄密失败。1905年,孙中山来到日本,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的到来,让先生从绝望中又看到新的希望,很快就加入同盟会,他任秘书,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将自己和宋教仁一道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保》,借助这个刊物,发表了政治小说《狮子吼》,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理想。同年11月,日本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学生发起了抵制这个规则的强大运动,先生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抗议这个无理的规则,警醒国人,他毅然决然,以身相殉,死前的“绝命辞”成为英雄的千古绝唱。
先生的死,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光芒,是重于泰山的虽死犹生,是一种涤荡未来的民族精神,也是还在流血的很难愈合的伤,对我辈而言,身处和平年代,祖国日趋强盛,虽有跳骚扰我海域边陲,却也不敢嚣张跋扈,时代的使命感要求我们抛弃“国人之陋”,要时刻警醒虱子在狮子上给你一口子,让你不痛不痒,一口或许无关紧要,若每天一口,也会让狮子掉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