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辛亥年,武昌城的枪炮声宣告了一个朝代的结束、封建帝制的结束。从那刻起民主、共和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上。追随着武昌城的枪炮声,我看到虎门的鸦片烟火还没有熄灭,感受到关天培在虎门炮台马革裹尸、精忠报国的视死如归;我仿佛置身于圆明园的大火中不能呼吸,这里燃烧的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燃烧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和尊严;金田村的那群农民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发出“耕者有其田”的呐喊,让我热血澎湃;马关条约后,一群文弱的书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来挑起民族危亡的责任,我听到了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大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辛丑年后,我看到、听到、感受到了更多,邹容高呼着《革命军》慷慨就义,陈天华在《警世钟》、《猛回头》一针见血的指出清廷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秋瑾吟着“秋风秋雨秋煞人”走向刑场,更有“碧血横飞、风云因而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这些激烈的情景后,我亦感受到《与妻书》的柔情似水……终于在一百年前的10月10号,武昌城的枪炮改写历史,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走到了尽头,人们前所未有的期待民主、共和。
辛亥后,延续着先辈的革命精神和目标,民主、共和在曲折中前行。先烈要建立的民国是平等、自由、博爱、法治、服务国民、行共和之政的国家。而在之后所谓的“民国”中各级行政官员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所谓的“自由”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所谓的“博爱”,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民众有的是虚伪的爱;所谓的“法治”有的是行政权肆无忌惮的干涉立法,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随意蹂躏的妓女;所谓的“行政”打着的是行共和之政的家天下,充满着暗箱操作,没有公开透明的行政程序,更没有监督之制。
他们自以为武昌城的枪炮声已经远去,着急的想恢复帝制或实行独裁,袁世凯急着登基称帝,张勋急着复辟了,北洋在那里混战,中
民主、共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曾经走过弯路,但是我们改正了,现在我们正朝着辛亥前辈的自由、平等、博爱、法治之国发展。一百年是一个世纪,这一百年来民主、共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下一个百年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将更加完备。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在下一个百年时能成为一名法官,能成为推进民主法治这条大河中的一点水珠,用“心”司法,至真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