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笔到电脑的距离
分享到:
作者:刘景景  发布时间:2008-11-18 17:13:48 打印 字号: | |
  作为80后,似乎谈人民法院改革开放的30年春秋是稚嫩的,那部厚厚的历史书只是翻阅了几页。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同样也感受到这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改革脉搏。

   从上个世纪末步入法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审判岗位在我心中日益变得神圣起来,心中的法官梦想也一天天在孕育。作为80后,似乎谈人民法院改革开放的30年春秋是稚嫩的,那部厚厚的历史书只是翻阅了几页。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同样也感受到这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改革脉搏。

   还记得大学时代,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去家乡的中级法院实习,让自己在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早一点接触中国的司法氛围。那段日子里,我快乐地穿梭于刑庭、民庭、行政庭……,每天跟着书记员一起做笔录、订档案、找案卷、做统计表格,跟着法官去做调查。这忙碌而充实的实习生活里最重的活儿就是做笔录了,开庭笔录、合议笔录、调查笔录、问话笔录……,与我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就是钢笔和墨水,为此,我的手指头出现了小小的茧,记忆里觉得似乎有“记不完的笔录”。

   寒窗苦读七年,终于踏上了实现梦想的路途,踏入了佛山市南海区法院的大门。上班的第一天,我一眼瞄见了桌上的那台电脑,内心几乎用狂喜来形容。我遐想着:嘿,是不是可以告别那“记不完的笔录”手写生活了?接下来的书记员生活虽然也是忙碌的,但是比起实习的那段日子来说,简直是“宛如天堂”,办公室、审判庭通通已经经历过“电脑的革命”,合议笔录、开庭笔录都是通过电脑即时记录;而以前要从厚厚的登记本中、成堆的案卷中找数据,翻阅厚厚的法律法规书的时代也结束了,“案件流程登记系统”、“法律法规查询系统”、各类审判和执行案件相关受理、分案工作均在网上完成,信息也共享,使我这个新手切身感受到了信息化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气象。以前的硬笔书法比赛被速录比赛取代了,资源的共享使一切都变得方便而有序,现在的感触是“一切尽在掌握中”。

   走过我们法院的历史陈列室,看到三张照片让我感慨不已。一张是200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南海信息化建设时,与我们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系统操作员亲切交谈;一张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在广东省委书记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南海信息化工作,我们法院的案件流程系统进行了演示;第三张是2001年,我们法院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参与中南海举行的信息化成果汇报。这些照片都记录着信息化的过程,还有立案大厅外的触摸屏电脑,方便当事人查找;室外电子显示屏每天都显示当天的开庭信息;上网还看到其他法院将庭审过程速录制光碟装订于档案,实行网上签发判决书等等,我所感受的不仅仅是一支笔更换成一台电脑这样简单,感受的是改革开放中法院创新便民的步伐,那部厚厚的历史书透出来的阵阵清香……  
责任编辑:严文郁
娄星区法院涟源市法院冷水江市法院新化县法院双峰县法院